面对世界的繁杂 如何高效的生活

时间:2024-07-14 11:54:17
面对世界的繁杂 如何高效的生活

你是不是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时间总是不够用,自己的事情总是做不完。总是处在混乱中不知道怎么处理。一天当中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,如何更有效地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,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。很多人其实并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。并不真正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想事情。你希望你读完这篇文章会有所感悟。

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,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状态,大概就是混乱。

每天狂轰滥炸的信息,让我们时刻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中;排得满满当当的任务和琐事,把我们的时间切割成碎片;萦绕在脑海中的念头、烦恼、焦虑,让大脑感到不堪重负……

跟这个复杂的世界相比,我们的大脑,有时候灵巧得令人惊讶 —— 比如,它可以高效协调160亿个神经元,产生复杂的集体智能和自主意识,而这是电脑至今都无法实现的。

但更多时候,它又显得那么笨拙、迟钝,无论是信息储存能力,还是处理能力,都远远不足于应对纷繁多变的外部世界。

这多多少少受到物种的限制,也有时间的因素。毕竟,我们在原始时代度过了数十万年,早已习惯了这种形态。

但工业革命至今,人类的科技发展超过以往数千万倍,也仅仅过去了一百多年 —— 我们的大脑还来不及进化出适合现代社会的生存模式。

在无法拓展硬件能力的前提下,我们能改变的,就是增进它的软件能力—— 也就是优化它的结构、模式、方法和心智模型。

那么,我们如何才能让大脑变得更加有序,来应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不确定性和变化呢?

先从日常生活开始聊起

无论你是租房还是买房,无论你只有一个小房间,还是有一套三居室,你都要面对一个问题:如何布置这个每天要待8小时以上的家?

你可能会想划分出工作区、学习区、休息区,也可能喜欢随心所欲、杂乱但惬意的生活,但不论你选择哪种方式,在某种程度上,它就是你心智模型的外在投射,反映了你如何认知和思考这个世界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:对家居装修有了解的人,一定知道一个概念,叫做动线。

什么意思呢?它指的是你每天生活起居的行动轨迹。在房子的平面图上,画出你每天的动线(比如:厨房做饭、日常清洁、回家休息……),你可以清晰地看到:现在的布局是否合理,会不会对动线造成干扰,会不会产生冗余的劳动量。

所以,家居装修的基本原则就是:按照动线来规划家里的摆设,让所有东西都位于最舒适、最方便的位置上。

这种做法的本质是什么呢?把房子视作一个客体,而人才是行为的主体,让房子去适应人的生活习惯。

房子在哪儿,多大,户型怎么样,这些属性是我们无法改变的;但房子的结构、功能、摆设,则是我们可以调整的。

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后者,让它更适合我们的需求和期望,这就叫做「优化」。这就是一种有序的表现。

它的本质是什么呢?在你的脑子里,要有一套清晰而明确的行为规范和流程,然后用它去塑造和框架化外界事物。

也就是说,用我们作为人的主体性,去规范外界的客体 —— 而不是反过来被它们所左右。

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。

你家里一定有很多书,那么,你是怎么把它们分类的?怎样摆放在书架上?

一般人可能会按照书的类型来分。比如:文学,非文学;后者再往下细分:历史,经济,科技,商业,管理……

但可以是这么分,把书架大致分成这么几个区:

最方便的区域(接近身高)的地方,是我最经常翻阅的书;

次一点的地方,是我休息时用来消磨时间的书;

最底下的部分,是很少翻看、只用来查阅特定内容的专业书籍。

每个区域里面,不管是什么标签、什么类型,文学和非文学,历史和商业,全都堆放在一起。

同样,我不会把书放回原本位置,而是放到最末端的位置 —— 这基于一种叫做 LRU(Least Recently Used)的简单思维:你最近刚刚使用过的资料,很有可能是你很快又需要再用的。

而且,这样有什么好处呢?可以打破书籍之间类别的藩篱,让它们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和联系。

我甚至会同时翻阅几本完全不同的书,比如现在,手边的书桌上正放着一本脑科学、数学、写作、历史和商业的书 —— 同样,我不会采取把一本书看完的做法,而是看几页,跳到另一本书再看几页。

在这种跳跃的节奏感中,找到一种微妙的线索和联系。

这就是一种对客观属性的打破。书籍依据自身属性,构建出了一面面墙壁,我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些墙。

重要的并不是事物是怎么样的,而是我希望它如何。

透镜模型

心理学家 Egon Brunswik 提出过一个透镜模型。什么意思呢?他认为,在我们和真实世界之间,并不是完全连通的,中间隔着一面透镜。我们对世界的观察,世界呈现给我们的反馈,都会经过这面透镜的折射和扭曲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:

你生命中有哪些人,对你而言是重要的?

看到这个问题,你一定会联想起你的家人、爱人、朋友,对吧?但考虑另一个问题:他们在你每一天里面,是你接触最多的人吗?

肯定不是。你接触更多的,一定是外卖员,楼下菜市场大妈,超市收银员,公司门卫,同事,上级,等等。

也就是说:你每天的生活的外部世界,跟你的心智世界,是截然不同的。在你的心智世界中,最核心是你自己,在靠近圆心的一环中,是你的家人;再往外一环,是你要好的朋友;接下来是你的同事,普通朋友,有合作关系的人……诸如此类。

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,被我们的透镜模型所扭曲、调整之后的结果。

甚至,现实生活中,在透镜和外部世界之间,还隔着一层膜,叫做拟态世界。

什么是拟态世界呢?这是李普曼的思想。他认为,我们一切信息的来源,都是由各种媒体渠道发布的。而媒体并不能真实、全面地反馈客观现实,它自身会形成另一层透镜,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塑造。

也就是说:很多人的思维是什么呢?是试图去改变、规训现实世界,但这是很难做到的 —— 更有效的做法,是去调适我们的透镜模型和拟态世界,让我们能以更好的视角去看待外部事物。

举几个简单的例子。

很多人喜欢整理办公桌,他们认为,干净整洁的办公桌,可以提高工作效率。但这并不一定正确。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:身处较凌乱的环境之中时,人的思维反而会更活跃,从而工作效率也会更高。

为什么呢?有两种可能的解释。第一,凌乱的环境往往更贴合我们的习惯 —— 你会大致记得把这个东西放在哪里,从而可以高效地运用自上而下的认知模式去作模式识别。反过来,如果经常整理,你很可能会被迫使用自下而上,而这需要更长的思考回路和更多的精力。

第二,凌乱的环境,可以不断刺激我们的思维,把那些潜伏着的隐藏节点激发出来,从而让我们看到被日常生活掩盖下的联系,以及闪现各种闪光点。

在这个例子中,外部环境的整洁和凌乱重要吗?其实并不。更关键的,是我们的心智如何去认知它们。

它们在别人眼中可能是凌乱的,但在我们的大脑中,很可能是井然有序、有条不紊的。

同样,很多人鼓吹断舍离,喜欢清理自己的生活环境,追求极简主义的生活态度,拒绝品牌、囤积、收集。

这好不好呢?当然是好的。但真正有效的断舍离,一定不是针对外物,而是针对内心的欲望。弄清楚自己要什么,除此之外都是噪音,再映射到外部世界,这才是真正的断舍离。

再如很多人爱说财务自由,但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?只关乎欲望。有了投资,总想把它做大,想抓住机遇;开了公司,会背上一整个公司的负担和未来,想深挖行业,想上市,上改变行业 —— 欲望不止,就不会有真正的自由。

但欲望是不是不好的东西?当然也不是。欲望是我们前进的原初动力。重点是什么呢?是要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,坚持自己的主体性,而不是被外界的声音所规训、灌输,被客体所异化。

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什么,而是我想做什么。这是种以我为主、为我所用的主体性。

比如:读书不要追求把一本书读完,这没有意义。一本书的本身,是它的一个客观属性,一个承载知识点和逻辑结构的容器,为什么要被这个客观属性框住呢?

再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。

很多人的做法,是按照信息的属性去分类 —— 比如:和朋友的聊天记录,和同事的开会讨论,上网时看到的好文章,项目复盘的整个记录,跟上级交流的心得体会……诸如此类。

但这样有意义吗?没有意义。这样做完整理之后,信息本身还是那些内容,但你的主体性呢?

这些信息里面所反映出来的你,在哪里?

真正有效的整理是什么呢?是按照你现阶段的目的和需求,把可能用到的信息,放到容易找到的地方。让它们按照你的心智模型去组织起来,而不是按照属性去囤积起来。

一种思维方式,流(Flow)

尽一切可能,把静态的分类思维,转变成动态的流。

无论是工作流、信息流、生活流……一切信息、对象和客体只有流动起来,被纳入主体的行为轨迹里面,它才被赋予了意义。

前阵子写知识卡片时,有读者留言道:如果说知识就是联系,那假如我学了一些物理知识,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,它是不是就不算知识呢?

当然啦。如果你只是记得引力的本质是时空扭曲(当然这句话不严谨),既没法把它拆解到知识体系里面,也没法利用它去理解、思考新的问题,还没法运用到生活中(哪怕是作为谈资),那它就只是一句信息而已。

它放在你的脑子里,跟放在课本里、网络上,没有任何区别。前者还会占用大脑空间。

所以,信息如何才能成为知识?流动起来。它一定要经历碰撞、整合、联系、迁移,才会萌生出新的意义。

同样,一段会议记录,放在那边,它就是一段“死”的信息。如何让它活起来?找到它里面有哪些东西,是下次做项目时可以沿袭、留意和避免的,然后做成笔记,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,这才是正确的做法。

更好的做法是什么?是先拥有自己的框架,再把不同的东西填进去。

如果你担心曲解,担心犯错,那就让信息流动起来 —— 去查阅相关主题,去横向拓展阅读,去跟别人交流,去尝试着应用再寻找反馈……这样,才能真正去塑造和形成自我。

也就是说,要有这样的思考方式:世间的一切都是素材,我,才是把它们整合到一起,产生成果和意义的主角。

重要的不是他们怎么说,而是我怎么理解。

主体性的透镜模型思维,在生活中的实例。

比如:

在负面情绪涌上来时,你可以跳出来,从第三方的视角看自己:我在做什么?当下重要的是什么?负面情绪有用吗?如果没有,我应该做些什么?

在谈话和交流时,你可以不断审视:主题是什么?现在的走向是什么?对主题有帮助吗?我可以如何回到主题?

在沟通和表达时,你可以思考:我要传达的核心是什么?我有哪些东西可以利用?对方可能会如何理解?我可以如何去引导?

在跟进项目时,你可以反问自己:什么才是关键点?我需要调配什么,来配合这个关键点?

这就是一个主体性和客体性不断争夺主导权的过程。

很多人执着于高效、快速、节省时间,但节省时间之后呢?这些省出来的时间,你用来做什么了呢?

时间管理的关键,永远不是高效和省时,而是:我如何利用我的时间资源,过我想要的生活。

压缩我不想要、不必要的,去支撑我想要、需求的,让自己遵从内心的渴望和声音 —— 这才是时间管理的核心。

而不是埋头于外部强加给你的琐事、杂务、压力和焦虑之中,去谋求所谓的平衡。

很多时候,做决策,做管理,本质其实就是舍弃。

不要去担忧可能有用,别人在说,我会不会被抛下,也不要着眼于优越感、存在感、成就感,只要对你的目标没有帮助的,都是噪音。

关注核心,明确目标,把外在对象拆解、内化,让一切流动起来,把它们去嵌入你的框架之中 —— 这就是流的生活方式。

让外物去适配你,帮助你,滋养你,让它们去组成你的整体,去涌现出「系统性」,组成有机的系统。

帮助你构造自己的心智模型。

不妨经常反问自己这三个问题:

1、我的目标是什么?

它也许包括长期目标(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),也许包括短期目标(我想达成什么成就、实现什么愿望、帮助哪些人……),但无论如何,它一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,是你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。

如果暂时还没有,不妨试试逆向思维 —— 审视你当下在做的事情,不断反问自己为什么,从中找出你的倾向和潜在的信念。

这是你需要一直去做、去争取实现的事情。

2、我需要什么?

在(1)的基础上,如果要达成目标,我还需要什么东西?如果要得到这些东西,我需要做些什么?逆向去反推出你的路径。这也许就是当下你最重要的任务。

除此之外,都是噪音。

3、我走在正确的路上吗?

我现在做的事情,对我的目标和需求有没有帮助?如果没有,我如何调整和改变?我有没有更好的选择?

注意,这几个问题,看似很大,但实际上,任何时刻都可以去应用 —— 哪怕是看一本书,做一项任务,和朋友谈话,等等。

《面对世界的繁杂 如何高效的生活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