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在原生家庭一定是不幸福的吗

时间:2024-09-19 13:51:17
孩子在原生家庭一定是不幸福的吗

1、言语虐待型父母

高中班上有个女生,成绩一直排在全校前10,真的是个非常努力的小姑娘。家长会的时候,让她上台发言,她对着台下的妈妈说:“妈妈,别人家的孩子就这么好么?我也很努力,也很好,你就不能夸我一下么?”当时现场一片哗然,第三名的成绩,已经够一个父母骄傲了。但是妈妈说:“你什么性格我不知道?我不打击你,你能有第三的成绩?第三也没什么了不起!”发言没有再继续,女生一边哭一边走下台。

多年之后,参加这位同学的婚礼,因为关系好,去化妆间给她送礼物,只听她妈妈训话:“哭丧着脸干什么?就你这德行,结婚了也不会幸福!”她妈妈走后,我进去送了礼物,她说:“本以为爸妈会舍不得我,才会心情有点低落,现在看,又是我想多了。”

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,能够达到最好的模样,在这个过程中,满眼只有孩子的缺点,只想把缺点给补上,却丝毫看不见那在别人眼中闪闪发光的优点。“你怎么这么没用?”、“你这种德行哪有单位会要你?”……一个有着言语虐待的父母,孩子很难感受到“温暖”,甚至成为一辈子的“烙印”。

2、操控型父母

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,一个男孩儿想要断绝和父亲的关系,而家里的亲戚知道后,都言语上谴责他:“他毕竟养你这么大”、“虽然你爸脾气不好,但正因为如此,才有如今功成名就的你”……后来,男孩儿和这些亲戚也不愿再去联系。

男孩儿觉得自己的人生,就不是自己的,而是父亲的。小时候父亲让他去买烟,男孩不愿意,父亲就开始打骂:“去买个烟要死么!养你还指望你什么!”记忆中,自己都是按照父亲的意愿或者,帮他浇花、给他做他爱吃的,什么都是父亲为主。即使考上大学,父亲也改了他的志愿,选择了一个离家近的城市。而这次想断绝关系,是他担任了一个大公司的经理,辞去了小镇上的公务员,父亲去找了那个公司的领导,说男孩儿不会过去上班的。

明明是自己的人生,但是却因为是父母所给予的,所以很多父母便会觉得自己可以“操控”孩子。而这样的操控,无论是出于父母的自私,还是所谓的“我都是为你好”,子女都不会感受到半点温暖。

3、身体虐待型父母

曾经去监狱做调研,认识了一位犯人,他说,如果不是自己的原生家庭,他不会进监狱。他的父亲酗酒、赌博,每次输了钱或者喝醉了酒,都会打他们母子。妈妈离开了这个家,自然,被打的就是孩子。15岁那年,他对这个家失望。

唯一庆幸的是,他认识了个好姑娘,两人结婚生子,开始做正经生意。只是生意越来越不好做,他逐渐的也越来越像自己的父亲,喝完酒,就拿老婆孩子出气。老婆带着孩子想逃走被他发现,想起了抛下自己的妈妈,一失手,打死了自己的老婆。于是,他进了监狱。

孩子的心思都是单纯、善良的,但从小就承受着家暴,孩子会变得自卑、敏感、小心,还有潜藏的暴力。除了施暴者,还有一个人的责任不可推卸,就是那个旁观者,或者抛弃者。暴力随时可能到来,孩子如何能够感受到“温暖”?

原生家庭,其实本该是个幸福的名词,但却因为父母的这些举动,即使内心是爱孩子的,孩子也很难感受到“温暖”,而这些举动所造成的伤害,将成为孩子一辈子的“烙印”。

《孩子在原生家庭一定是不幸福的吗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