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的感悟心得

时间:2024-04-13 00:12:23
关于教育的感悟心得

关于教育的感悟心得

关于教育的感悟心得,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,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,写一篇心得体会,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,下面来看看关于教育的感悟心得。

  教育的感悟心得1

一、中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“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”。教师的发展和提高直接影响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。所以,这段时间,我们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,期间,我认真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条文及规定,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不仅要教好书,还要育好人,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。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,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、树立事业心,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,忠诚教育事业,献身教育事业。教书是手段,育人是目的。因此,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,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“教书匠”,而应是一个教育家,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。“以情育人,热爱学生;以言导行,诲人不倦;以才育人,亲切关心;以身示范,尊重信任”。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。

二、培育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,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。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,历代教育家提出的“为人师表”、“以身作则”、“循循善诱”、“诲人不倦”、“躬行实践”等,既是师德的规范,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。在学生心目中,教师是社会的规范、道德的化身、人类的楷模,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,他们不是紧紧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,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,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,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。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,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,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,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。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。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,克服个人主义,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,遵守校纪校规,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。俗话说:“教育无小事,事事是教育;教育无小节,节节是楷模。”


  

三、热爱学生,尊重、理解学生以人为本,关心爱护学生。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,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!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`感情基础,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,就会“亲其师”,从而“信其道”。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,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、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。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,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,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,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。然而,教师只有“爱的教育”和“奉献的教育”还远远不够,了解学生、理解学生、尊重学生、引导学生,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。

不仅要做到以上几点,我们还应该从教育权与受教育权审视着我们的师生关系:

首先,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高位与低微、权威与平庸框架下的等级关系,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的关系。这种真正的人教育人的关系,就是相互之间的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。

其次,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,更重要的是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。学生的受教育权是一项绝对权力,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,履行义务,依法保证学生享有受教育的资格。

所以,我们应确立的新的师生关系,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应当是对学生作为人的受教育权的尊重,这是学生的绝对权,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主体,都应依法保证学生的受教权。对于知识欠缺、超越能力有限的弱势全体,教师更应给予尊重。同时,我们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,决不排除学生也应当尊重教师。教师作为教育者,同样有被尊重的权利。如果我们不从理论实质上认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,那么,体罚学生、限制学生的发展、束缚学生的积极性、遏制学生创造力等现象将层出不穷。

总之,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,更重要的是育人。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,不歧视差生。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,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。慈祥的笑容、亲切的言语、文雅的举止,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,比声色俱厉的严格,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,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。教师,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,诲人不倦的精神,用严于律己、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,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,去照亮学生的心灵,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,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。

  教育的感悟心得2

一、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,为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加速提供保障。

“凡是属于智力以外的因素,我们统称为非智力因素”,非智力因素内容十分广泛,包括理想、信念、兴趣、需要、荣誉感、求知欲等,如果一个中学生没有理想,缺乏强烈的动机,对事物没有兴趣,即使他的智力再好,任何成功也将和他无缘。所以在学生思维能力、观察能力等智力因素发展的初中阶段,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,为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加速提供保障,是我们教学不容推卸的责任。

例如,就兴趣而言,我们知道,“兴趣”作为一种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表现出来的喜爱情绪,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因为它是人类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。而音乐教学本身便充满了趣味,因此要做到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这一点并不难,我们只要简单的设计,就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,使学生建立起浓厚的音乐兴趣。在欣赏乐曲《新疆之春》时,我首先随着欢快的新疆音乐给学生们跳了一段新疆舞,同学们顿时兴致昂然,对新疆音乐充满了了解的渴望,这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新疆音乐知识奠定了的基础。

二、给学生一个能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。

在新课程的教学中,我更注重了和学生间的交流,去倾听他们的心声。在学习《让世界充满爱》这首歌曲时,满含深情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深深的感染了学生。在音乐的渲染下,大家都说了说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,从中我了解到了平时不大讲话的林晓实际上很爱帮助别人;在同学遇到伤心事时,班长叶露最会安慰别人,使她们破涕为笑。通过情感的交流,使大家在每次演唱《让世界充满爱》时,都饱含深情。


  

三、针对学生在情感和意志上表现出的相对脆弱,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。

在当前,不少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过分的家庭爱护加剧了初中生情感、意志脆弱的倾向。所以,在教学中,我们应更多的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,激发他们的自信心,确立一定的成功感。有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。一次,为了选一部分学生组建学校合唱队,我将几个班级中的部分的同学叫了出去进行筛选,其中包括其它学科中的几个“老大难”。由于人数有限,肯定有部分人会被淘汰。在筛选前,我对他们说,无论是否选上,你们都是班级中歌唱得最好的。在随后的课堂上,无论是选上的.或淘汰的,他们都成为了活跃分子。那些“老大难”在我的课堂上,个个都是优秀的。一个不经意的鼓励和赞扬,换来了他们的自信心 ……此处隐藏1011个字……的课程,就一般智力的孩子,只要认真努力学习都能够完全掌握。所以要求孩子每门功课必须满分,并不过分。

另一方面,《易经》中讲,“取法乎上,仅得其中;取法乎中,仅得其下.” 意思是说,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,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,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,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。这句话告诉人们,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,一定要志存高远,并为之努力奋斗,才有可能走得高、走得好。所以我这样要求孩子,就是想让他从小树立勇当先锋、不甘落后的上进心。当然随着年级的提升和课程难度的增加,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能总按满分要求了,只要名列前茅就可以了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既要严格要求,也要实事求是。


  

二是树立“自信心”。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,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,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,实现所追求的目标。自信无论在学生阶段的学习上还是长大以后在工作上都非常重要。孩子的自信心是需要一点一滴去培养的。尽管社会上对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很多,但我最深的体会就是 ,要用孩子的成绩不断证明只要他努力学习了,就能够取得好成绩。由于我们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要求高,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严,而小学阶段的课程也没有那么难,经过他的努力,从小学一开始,每次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是满分,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。

所以,孩子从小在学习上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,相信自己,只要自己努力学了,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。这种自信心不仅对他的小学阶段、中学阶段、大学阶段乃至出国留学和就业工作阶段,影响都是极大的。他到美国留学,是靠自己的学习成绩,获得全额奖学金读博士的机会。博士毕业后,又在50多个博士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下,凭自己的实力获得了美国高露洁公司研发中心研发科学家的职位。如果没有从小培养的自信心,他是不可能走到今天这样的局面的。

三是树立“自尊心”。所谓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,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,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。这种心理状态,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。人都是有自尊心的,都是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。关键是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别人的`尊重。在学习阶段,学习成绩优良,就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,孩子的自尊心就会慢慢树立起来。当他的成绩下降、排名落后时,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。孩子的自尊心一旦树立起来,他学习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将大为增强 ,这时候家长基本上不需要再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催促,他已经不是被动的去满足家长对他的要求,而是从内心里要达到自己的目标,实现自己的理想。

由于树立了这三个“心”,所以孩子从小到大在学习上都能做到积极主动,刻苦努力,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他的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。

三、在青年心智成熟阶段,重点培养孩子树立三个“意识”

孩子考上大学以后,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已经管不了多少。但这时候正是孩子心智成熟的阶段,能不能使孩子心理健康心智健全,家长的培养教育非常关键。孩子考上大学以后,我们对孩子的学习已经不再多过问,而重点培养他树立一些良好的做人做事的意识。

一是平民意识。对平民意识,学术上有很权威的表述,我们不需要那么专业。我所培养孩子的平民意识就是普通人意识。也就是让孩子永远把自己作为普通人,自己所得到的任何一点收获,全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得到,而不能寄希望于家长的特权或关系等等。这一点,对于领导干部家庭的子女非常重要。我的孩子出生在省政府机关宿舍院里,从小学到中学,学校都在省政府机关附近,家庭周围及学校同学当中有不少领导干部的子女。

那些年,在孩子们中间比谁家有权有势、比谁家有办法的风气是存在的,但在我孩子的身上,没有这些坏毛病。他考上天津大学时,我已经任省直厅局的副职,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大干部,但是与“我爸叫李刚”那一类的孩子比,他爸也算的上一个领导干部。可是,他并没有以他爸爸是一个领导干部而自以为是,同宿舍的同学多数并不知道他父亲是干什么的。

当时许多年轻人都喜欢穿名牌服装,他妈妈也要给他买一些名牌服装,他却说他们的同学许多是来自农村,家庭条件不好,他不想穿得太好,显得和大家形成差距。他能这样考虑问题,我们感到很高兴。

二是团队意识。所谓团队意识,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、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。团队意识的核心是协同合作。在这个世界上,任何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,只有融入团队,只有与团队一起奋斗,你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。团队,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集合起来的一个团体,需要的是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;需要的是分工协作,优势互补;需要的是团结友爱、关怀帮助;一个想成为卓越的人,仅凭自己的孤军奋战,单打独斗,是不可能成大气候的。

你必须要融入团队,你必须要借助团队的力量。要实现与团队和谐相处,关键就是要尊重别人、关心别人、帮助别人,而不能只想占便宜,不想吃一点亏,那是不行的。我们经常告诉他,在与别人相处时,不要总想占便宜不想吃亏,该吃亏的时候吃点亏也是可以的。他接受了我们的观点,并在实际中这样做了。在一个宿舍中,有些同学不愿意打扫卫生、不愿意打开水,他就主动承担了这些事。

因他主动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又乐于助人,所以他被选为班干部。虽然他在学生集体生活中多付出一些,但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,从入学到大学本科毕业,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始终名列前茅,并被免试保送为本校的硕士研究生。

三是社会意识。我讲的社会意识和哲学上讲的社会意识还有点区别。我希望孩子在上大学期间,培养一种社会意识,主要是让他不要只钻在书堆中,除了学习书本知识,还要接触社会、关心社会。所以孩子在大学期间,除了学习外,还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。不仅是班干部,而且还参加了学校的一些社团组织,比如,参加了学校的职业导航协会,并成为该协会的骨干。

与协会的其他成员一起组织各种活动,邀请成功人士给在校学生作报告,谈自己的职场经历,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,或组织一些知名企业,与即将毕业的本科生、研究生进行就业洽谈。

他们周围的好几个学友就是在他们组织的活动中找到了工作。我们鼓励孩子在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,确实提高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,为他较早、较快地独立面对社会、面对生活做了很好的准备。所以,孩子从在国内上本科、读硕士研究生,再到去美国读博士、直到博士毕业后,经过激烈的竞争,被美国高露洁研发中心录取,一个人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,都能比较好地去处理,这与我们教育他注意树立社会意识是有一定关系的。

总之,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,包括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,在此基础上,能够在学业、事业上有点成就那就更好了。我们也是和大多数家长有着共同的想法。但光有想法是不够的,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去培养他们,教育他们,让他们从幼年开始就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,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。当孩子走上了正确的人生轨道,我们做家长的也就比较放心了。至于说孩子将来能有多大出息?能有多大成就?我们确实管不了那么多了,只能是期待了。

《关于教育的感悟心得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